明清时期东莞的传统教育


      明代翰林院侍读学士兼国史经筵官丘浚的《东莞县重修儒学记》碑文记载:“岭南人才最盛处,前代首称曲江;在今世,则无逾东莞者。盖入皇朝以来,逾百年于兹,列官中朝,长贰台省者,无几何人,而东莞一邑,独居其多。君子推原所自,咸归重于学校育才之效焉。”据[民国]《东莞县志·选举表》记载,东莞明清科甲远胜于唐宋元三朝,这与明清两代东莞学宫文风昌盛、书院数量较多密切相关。
    
《东莞县重建儒学记》碑(东莞市博物馆提供)

       东莞学宫始建于宋代,科举废除以前一直是东莞的最高学府。学宫枕山面塘,西有祀孔子的大成殿,东有讲学的明伦堂,还附属名臣祠、文昌宫、射圃。学宫为东莞培养了众多人才,明代岭南人在朝中任要职者以东莞籍人士为多,推其缘由,“咸归重于学校育才之效焉”。
       
              明代东莞学宫图(东莞市博物馆提供)                                     
       

清代东莞学宫图(王晓强提供)
 
     东莞最早的书院是北宋岑田邓姓宗族办的力瀛书院。明清东莞书院众多,有35所,居当时全国各县级之前列。清代新建的书院有:龙头书院、道山书院、西垣书院、丹山书院、迎凤书院、凤栖书院、凤台书院、图南书院、朝阳书院、宝安书院、龙溪书院等(见表1)。其中影响最巨者为莞城的宝安书院和石龙的龙溪书院。
表1  [天顺]《东莞县志》、[崇祯]《东莞县志》记东莞书院一览表
书院名称 位置 修建年代 修建人
凤山书院 凤山下 明初  
养正书院 县水北岸 明永乐初        陈壬秀建
象冈书院 十六都靖康 明永乐年间 蔡克恭等建
圆沙书院 城西栅口 明永乐年间 乡里众建
西石书院 二十都黄潀 明永乐年间 黎氏宗族建
凤冈书院 十四都北栅 明天顺二年 陈珪建
宁溪书院 十四都大宁 明天顺四年 卢能建
城南书院 德生桥西 明天顺七年 邑令吴中建
鳌台书院 厚街凤林坊 明成化十二年 邑人宝庆知府王恪
金鳌书院 金鳌洲   知县尹邦宁
鹏南书院     邑人刘孔武
宝冈书院 鸡头冈   乡人仇宥等建
龙头书院 城内   邑人林培、李元表、李元弼等建
道山书院 城内   邑人陈绚、温一复等同建
西垣书院 城内    
丹山书院 城内    
迎凤书院 城内    
凤楼书院 城内    
凤台书院 城内    
圆南书院 城内    
朝阳书院 城内    
德生书院 城内    
孟阳书院 城内    
盂山书院 城内    
盂溪书院 城内    
七桂书院 城内    
飞鸾书院 城内    
同寅书院 城内    
濯溪书院 龙洞头    
中石书院 石牌    
天南书院 大分    
       据《广东通志·举人》记载,明代广东共举行91科乡试,至少录取举人6968人。其中,东莞在82科乡试中,考中举人529名,位于广东各州县第四位,仅次于南海、番禺和顺德。
       陈琏(1369-1454),字廷器,号琴轩,东莞厚街桥头人,明洪武二十三年中举,历桂林府教授、国子助教、许州知州、扬州知府、四川按察使等职,“有治才,宽厚于民,均徭役、时征敛、禁奸戢暴、民用大和,吏治卓异”。其文才出众,著有《琴轩集》,在家乡创建“万卷堂”,多藏秘府所无之书。时人将其与欧阳修、王禹合为三贤祠。
                     
陈琏像(东莞市博物馆提供)                               陈琏所创立的万卷堂匾额(东莞市博物馆提供)
       陈建(1497-1567年),字廷肇,号清澜,又号“清澜钓叟”,东莞亭头乡人,明中后期的程朱理学家,明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人。后两次会试,皆中副榜,选授福建侯官县教谕。曾受聘为江西、广西、湖广、云南的乡试,循资升山东信阳县知县。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还乡,潜心著述,隐居不出。著有《学蔀通辨》《治安要议》《皇明通纪》等书。
            
陈建像(东莞市博物馆提供)                                   陈建著《学蔀通辨》书影(东莞市博物馆提供)
       尹守衡(1551-1633),字用平,号冲玄,东莞莞城人,明代史学家。明万历十年举人,曾为新昌知县,后告归,专心著述,阅三十年,著成《明史窃》105卷,是一部纪传体明朝通史。“论者谓其纪传论断直而不犯,隐而不漏,略而不诬,颂而不谀,其事核,此词洁,其义严,其传信,深得《史》《汉》遗意。陈建之后,一人而已。”在明史文献中具有重要价值。
    
尹守衡所著《明史窃》书影(东莞市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