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学生“玩”转机器人!莞工这位“最美教师”很COOL!


“从教二十余载,我依然深深醉心于小小的三尺讲台,因为,那是我一生不愿离弃的舞台,也是我的职业初心和生命之花‘最美’的绽放之地!”

在学校今年的庆祝教师节暨师德建设报告会上,2023年东莞市“最美教师”丁文霞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从教感受。她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体育馆中,让台下的老师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从紧张不安、不知所措的讲台新人,到教学经验丰富、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改革的新工科双创教育“弄潮儿”,丁文霞以二十余年不变的奋进和坚守诠释“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先行者”

谈起自己的职业生涯,丁文霞的眼中充满了神采。1999年,丁文霞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担任文职教员。尽管已经过去了24年,丁文霞依然清晰记得自己第一天走上讲台的情景。“那天,我用颤抖的手在黑板上写下授课标题,转身看到台下一片正襟危坐的军人学员,紧张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正当丁文霞感到无措的时候,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同学们自发喊出一声声“老师,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下,丁文霞克服心理压力,完成了她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第一课”。

从此,丁文霞爱上了这小小的三尺讲台。

为了上好课、教好书,她不断地打磨教学技巧,提升教学能力,从一名普通助教成长为电路系列课程的责任教授,带领团队取得10余项教学成果,个人也先后5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教育教学荣誉。

2018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出台。“到湾区去,到新工科一线建设中去!”丁文霞带着满怀热情来到莞工。2020年,她成为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常务副院长,负责学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粤港机器人学院是在智能制造领域对机器人高级应用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一背景下设立的现代产业学院,承担着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作为探索者,学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学生工程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方案亟待改革却没有经验可循;经费、师资、场地都不足;受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素质差异等影响,学生很难融入到粤港机器人学院的学习中……

 “说句实在话,刚接手工作的时候,我是真的想过退缩。”丁文霞坦言。然而,25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她不惧挑战、不畏困难、甘于奉献、勇于进取的个性。于是她硬着头皮带领团队进行教学改革,开始了“产教联合,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之路的探索。

学院缺少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她和团队一个个学院联系,一家家企业邀请,完善授课教师和项目实训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经费场地不足,就全力以赴、想方设法解决学生竞赛技术训练用地和设备;项目驱动缺乏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真实课题,就走访企业,到生产一线研讨技术合作点,签订合作协议,和企业一起研究课题,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平台。

人才培养方案也经历了一轮轮的迭代、优化。为了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丁文霞主笔撰写“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领域校企联合‘五跨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依托项目进行研究和摸索。该项目还成功入选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在丁文霞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机器人学院凝练形成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7+1”项目驱动式教学和“产教”“赛教”“科教”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粤港机器人学院荣获“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2021年,粤港机器人学院又获评为“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谈及这段奋斗史时,丁文霞将成果归功于团队里的每一位老师。她说:“这些工作做好,学生自然就会有产出,有产出就有充足的材料和教学成果,获得这份荣誉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深化校企合作的“探险家”

“在整个人才培养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做得最成功,也最扎实的是“7+1”项目驱动式教学。”丁文霞介绍道。

“7+1”项目驱动式教学由学院初创团队开创,按照“以能力为导向,以产出为标的,以竞赛为牵引,以项目为驱动”的总体设想推动。

在本科阶段的第1-4学期,学院每学期都引入机器人入门项目相关课程,通过专题训练、以赛促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基本技能;5-7学期依次开设跨专业项目相关课程,要求学生跨专业组队,通过“调研-选题-迭代-定型”的模式完成1-2项原型产品模型;第8学期则要求学生在前面7学期的实践基础上,自主完成一项原型产品甚至创孵产品作为毕设作品。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适应了机器人领域多学科、多专业的交融性,另一方面也能鼓励学生全周期参与到产品开发甚至微小公司的创孵流程,使他们的能力得到螺旋式提升。

校企之间真正的深度合作是这一教学模式落地落实的关键前提和重要基础,丁文霞与团队也因此走上了深化校企合作的道路。

她带领团队深入一线企业走访交流,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定期到学校开展技术讲座,为学生们带来一线实践经验,弥补学院指导老师团队的短板。同时,积极搭建沟通桥梁,鼓励学生自主与企业寻求合作,向企业争取经费等资源,支持机器人的更新迭代和相关设备的升级。

这个过程里,学生也受益匪浅。同学们通过和企业、产业工程师交流,可以更早更快掌握产业前沿技术和成熟经验,表达沟通、合作协商等方面的能力也获得了很好的锻炼,就业求职更具竞争力。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对相关产业的认知,对工程师在企业中的定位、市场需求、最新发展趋势等情况形成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

“同学们整体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在企业非常抢手,尤其是有比赛经历的同学。”丁文霞提到。近3年来,粤港机器人学院的毕业生升研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以及网签平均薪资等指标在校内均名列前茅。许多优秀毕业生或进入企业的核心部门担任技术骨干,或进入企业核心产品的研发团队。此外,还有部分同学在项目过程中深受启发,在毕业后选择创业。学院前三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达到了6.25%,远高于目前中国大学本科创业率不足3%的现状。


以赛促教、陪伴成长的“引路人”

以赛促教,是丁文霞在新工科双创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另一个重要着力点。目前,机器人学院有三支届届相传的机器人品牌赛队,队伍架构完整,参赛经验丰富,赛场表现亮眼,是全国机器人赛事中不可小觑的新锐力量。

这背后是丁文霞和团队5年多的坚持和付出。要想以赛促教真正发挥出作用,这并非简单组建几支机器人战队,放任学生自由生长就可以的。指导老师配备、训练体系搭建、经费场地保障、队伍协调管理、赛事安排组织、情感鼓励支持……战队培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心血。

丁文霞还常常带着学生一起奔赴赛场。在山东邹城的一场比赛令她至今难忘。这是一场名为“快马加鞭”的竞速比赛,需要赛队制作一只“机械狗”,让它在布满障碍的赛道上克服重重困难爬上山坡。

当时,学校战队比赛经验还不足,“机械狗”做得十分粗糙,仅仅是一个不成样的雏形。而其他学校队伍的作品都是功能完备、外形齐全的真正的“机械狗”。比赛的过程十分艰难,丁文霞一度闭上眼睛不敢看赛况,只能一直问旁边的老师赢了没有。意外的是,虽然机器人不如其他队伍,但在战队同学们的坚持和拼搏下,队伍最终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次经历给丁文霞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也让她更加相信同学们身上的意志力和潜力。

丁文霞对战队的重视与关爱,战队队员们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丁老师是一位严中带慈的老师。”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2020级机器人1班的李科逸说。作为行者机器人队队长,他经常要与丁老师沟通赛队管理问题,汇报近期队里的情况和项目进展。

在交流过程里,他看到了丁文霞对课程、项目管理的严格要求,更看到了丁文霞对队伍成员和赛事进程的关心。李科逸记得,2020年,受疫情影响,战队备赛进度缓慢,大家信心都不是特别足。但丁文霞没有放松要求,仍然要求战队积极提升技术,打赢技术攻坚战,并鼓励他们参加当年ROBOCON机器人大赛的马术赛。“虽然那次比赛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正因为有了那一年的技术及经验累积,我们才能在接下来两届取得全国第十三和全国第五的好成绩,还拿下了全国一等奖!”

这5年里,丁文霞与团队培养的战队里,有3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竞赛奖项70余项。其中,行者队连续五年获得全国机器人RoboCon大赛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悟空赛队第一次参赛就进入RoboMaster AI国际赛前8名,ACE战队更是拿下2022年RoboMaster全国高校联盟赛(线上赛)的总冠军和5个单项一等奖。

在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排名中,东莞理工学院从全国874所高校脱颖而出,进入全国前2%的行列,成为全国17所获A+评价的单位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一所A+单位。

“干一份工作就要把它干好,在这个岗位上就要爱它。”在丁文霞看来,要做好一名教师,要爱岗敬业,要关爱学生,要掌握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充足的知识、技术储备。而这也是丁文霞对自己的要求。

从教二十余年,她主讲本科大类基础课程近3000个学时,累计授课学生人数20000余名,出版教材8部,荣获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发表40余篇教研论文。

这位“东莞最美教师”用行动书写着她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无限热爱!


(撰稿:谢楠,一审:李明杰,二审:范晖帆,三审:叶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