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玉十五年  收成达“三高”

——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袁华强老师


袁华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无线传感器网络创新团队带头人,东莞市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科技领军人物。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第七批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近年来,先后全书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等科研项目一批,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等。


2018年5月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我校被审核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增列为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我校首个硕士授权点。

在这个喜讯背后,深藏着一批又一批莞工人的心血结晶,他们为之孜孜以求奋斗了7年;尤其是广东省第九批重点学科带头人、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院长袁华强教授,更是为之倾注精力最多。

回顾15年来在莞工的职业生涯,袁华强始终冲在科研攻关、学科建设的最前线,率领科研团队和计算机学科团队,努力追求卓越与完美:在学科建设方面,从第一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再到第一个硕士一级学科;在个人科研业绩方面,先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东莞市长荣誉奖,是我校在这两个奖项上的第一次!不论是个人成果还是学科建设,他以靓丽的业绩,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纪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不断推高学校发展进阶的地平线。


成为高人:十三年矢志奋斗跻身高层次人才

袁华强教授在莞工是一个传奇人物,关于他加盟莞工的过程,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时间回到15年前的2002年,学校刚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办学层次跃升了一个层次。如何选材用人、如何强化学科建设,是摆在学校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在来莞工工作之前,袁华强是广东省计算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有着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和团队管理经验。他说:“可能是自己性格的原因吧,觉得在高校工作更适合自己。当时在广东省确实也有几家高校向我抛出橄榄枝,我最后选择了东莞理工学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东莞的经济发展环境好,二是东莞理工学院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比较吸引我,于是我就选择了这里。”

在引进的过程中,关键性的难题还是出现了。袁华强1996年自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一直在企业里工作,从未来参加过职称的评定。如果没有高级的职称,难以兑现东莞市人才政策、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的优惠待遇。

“当时的我只是一名博士,没有其他的高级职称。学校领导认为,如果仅以博士身份引进学校来,所获的待遇太低太委屈我了;因此,当初以‘特聘’的形式把我引进学校来,拿着超过教授的年薪。”袁华强教授忆述,“学校对人才的重视,对我来说,首先感觉到的压力,其次这种压力就是我做好科研的动力。”

2015年9月,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学校再一次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按照“内稳外引”“引育结合”的工作原则,将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育作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好抓实。

所谓“内稳外引”,即是在现有师资队伍里通过严格标准和程序,大力挖掘高层次人才,遴选出校内首批符合高层次人才岗位的18名教师。这18人之中,袁华强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杰出的工作业绩位列榜首,成为唯一在本校成长起来的学科领军人才。


获得高奖:问鼎东莞最高奖荣膺市长荣誉奖

2017年3月,东莞市召开创新发展大会,这是《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颁布实施之后首次举行颁奖仪式。在是次颁奖大会上,袁华强教授荣膺“市科学技术奖荣誉类市长奖”,这是我校获得此项奖励的第一人。据悉,该奖项是东莞市科技类奖励的最高荣誉,以此表彰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创新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并在我市注册的企事业单位里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起到领军作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最高奖的获得,是袁华强一直以来刻苦勤劳所获得的结果。从2002年12月到现在,在莞工工作的这些年头,袁华强的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翻看履历,他的科研成果在同类院校的教授来说是非常亮眼的;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省部产学研项目10余项,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各1项,东莞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项目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其中,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安全信息检索系统”“基于曲线族的指纹识别技术及在流动人员管理中的应用”和“网络安全检测与监控审计系统”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发表SCI/EI检索论文40余篇。他还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4项。

对于这些成绩和荣誉,袁华强很平和地说:“我的工作得到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肯定,当然会感到高兴,但不能把荣誉看得太重,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神马都是浮云’。实际上,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而已,还要不断努力,争取在科研上有更大的突破。”

对于科研工作,袁华强坚持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我校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潘晓衡介绍,他们在做“基于曲线族的指纹识别技术及在流动人员管理中的应用”这个项目时,经过多次实验本来已经得出结果了,但出于严谨,袁华强还是坚持多做几次实验,以求把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使结果更加准确。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袁华强的科研工作不是单枪匹马在做,还有一支以他为带头人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创新团队。袁华强介绍,这支团队聚集了复杂网络及其应用、数据挖掘及其应用、智能计算及其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4个学科方向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对于未来计划,袁华强目标也十分明确:“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历史使命,目前莞工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担子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责无旁贷,应该尽心尽力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他说,“作为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带头人,我会继续沿着目前的研究方向更高层次发展,向为网络空间安全的博士点发起冲击。”


作育高足:建成本校第一个硕士一级学科

袁华强教授入校工作以来,历任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现任计算机学院与网络安全学院院长,从事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学院下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本校最早招录本科生的专业之一,也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

袁华强肩挑两任,身兼学科带头人和学院主要负责人,他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理出工作思路、提供解决方案,突破学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回应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袁华强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优势,不仅把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充分渗透到教学中,还给同学们带了企业人才需求的信息,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产业前沿。

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上,袁华强有自己的见解。2004年,他在主持编订计算机学科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时就强调,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学院不仅邀请企业家来学校开设讲座,还要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了解、实习实训。事实上,他主持编订的教学大纲和教育部后来推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2010年,莞工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袁华强所领衔的计算机学科里的软件工程专业被学校纳入其中,成为首批试点专业,至今已培养了5届本科生,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认可。2016年,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两位应届毕业生杨杰莹、陈俊声同时获得通过了华为最高级别认证 HCIE(Huawei Certified InternetworkExpert)——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证书。据了解,HCIE是华为公司面向全社会的最高等级的专家认证,华为公司在职员工每年也只能通过4人左右,全省拥有此认证者仅仅数百人。

“计算机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培养学生时必须跟着最新的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走,强化实训实习、与龙头企业协同育人。”袁华强莞尔一笑说,“我们2004年时走在前面,但没有取一个响亮动听的名字。”

袁华强带领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加强产教融合,创建了计算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此吸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IBM中国有限公司、SAP、阿里云、金蝶用友等10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参与本科生的培养。截至2018年6月,该教学中心建筑面积10532平方米,设有公共基础、专业教学、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学科与社会服务、跨学科综合6类实验室;先后建成了华为网络学院、微软众创空间创业平台、360网络安全学院等教学实训基础平台。

炼玉七年,终有小成。袁华强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计算机学科的育人能力不断获得肯定:2012年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在广东省同类同层院校中处于领跑位置,己形成了一个科研能力强、人员结构佳、学术方向全的优势学科;并于2018年6月,正式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被增列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建校至今第一个也目前唯一一个硕士一级学科,为计算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乃至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文出自成洪波主编的《知行合一 立德树人——东莞理工学院教师风采录》一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