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CHEN NING”错了吗?

远在我校初创时,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即受聘为我校名誉校长,并题词“学而知不足”,至今奉为校训;2009年5月18日下午,杨博士亲自为其铜像揭幕。自此,杨博士铜像更成为我校一胜景。自杨博士铜像揭幕之日起,其名字下方的杨博士署名——“YANG CHEN NING”——就成为大家议论的对象:按照汉语拼音,“振”字拼音应作“ZHEN”,“CHEN”显然不对,但这么重要的铜像总不至于出错吧?于是,部分师生心中充满了疑惑,却又一时找不到明确的“说法”。笔者在此试作一浅释,错漏之处,还请方家不吝指正。

实际上,“YANG CHEN NING”的拼法并没有错,因为它采用的是威妥玛式拼音,而不是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才颁布实行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zhen”对应的威妥玛式拼音正是“chen”。作为1945年从西南联大毕业赴美的留学生,杨博士采用当时我国通行的威妥玛式拼音拼写自己的名字,并以其作为自己英文名(杨博士英文名为Chen-Ning Franklin Yang)的一部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杨博士1971年才首次回国,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沿用以前的习惯拼写不过是约定俗成罢了。举个例子,作为杨振宁先生老师的老师的老师,胡适先生的英文译名即是“Hu Shih”,用的亦是威妥玛式拼音。事实上,在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转批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中,第七条规定:“海外华侨及外籍华人、华裔的姓名,均以本人惯用拼法为准。”据此,杨博士作为美籍华人,其“YANG CHEN NING”的拼法符合国家规定,并无错误。

威妥玛(Thomas F. Wade,1818—1895年),鸦片战争期间随英军入侵中国,并曾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为了方便外国人学习和掌握汉语,于1867年在英国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其中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拼写法,后来演变成英文音译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名称的一种拼法,称威妥玛式拼音,亦称威氏拼音或韦氏拼音。此后,翟理斯(Herbert A. Giles,1845—1935年)对其进行了改进,于1892年在上海出版了《华英字典》(1912年在伦敦进行了再版),于是,威妥玛式拼音从此又被称为“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Wade-Giles Spelling System),简称WG拼音法。14年后的1906年春,在上海举行了“帝国邮电联席会议”,会上通过了以翟理斯《华英字典》为基础的“邮政式拼音”,它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实际上是WG拼音法的“改进版”。譬如,在邮政式拼音中,北京拼为“Peking”,清华拼为“Tsinghua”,苏州拼为“Soochow”,中华拼为“Chunghwa”,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天北京大学译成“Peking University”,清华大学译成“Tsinghua University”,苏州大学译成“Soochow University”,而中华铅笔上标注的是“Chunghwa”而不是“Zhonghua”了。值得一提的是,前几个月在中国学术界闹出的大笑话——清华大学某历史学副教授将蒋介石英文(Chiang Kai-shek)翻译为“常凯申”,同样是威妥玛式拼音惹的“祸”。

在威氏拼音通行近半个世纪以后,1913年,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了注音字母,用于标注汉字读音。1918年11月23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表。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注音符号”,以后亦不断对其进行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威妥玛式拼音停止使用。从当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就进入了全国小学的课堂。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82年8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献工作技术委员会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中国专有词语的国际标准,标准号为ISO7098—1982。《汉语拼音方案》从此由中国标准发展成为国际标准。尽管如此,威妥玛式拼音目前在西方仍然具有影响。

(原文刊载于《东莞理工学院报》第228期,2009年12月出版)


撰稿、一校:温华熙,二校、三校:张友炳。